有一种鸟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不仅仅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更因为他在被关的时候得到了很多鸟儿的营救 ...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艾未未.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艾未未. Show all posts

13/02/2012

艾未未获得2012年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院士

http://www.architecture.com/Awards/RIBAHonoraryFellowships/RIBAHonoraryFellowships.aspx

RIBA Honorary Fellowships

The RIBA Council has approved 14 new RIBA Honorary Fellowships to reward individuals from a wide range of backgrounds, including politics, journalism,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and the arts.
RIBA Honorary Fellowships are awarded annually to people who have made a particular contribution to architecture – in the broadest sense. This includes its promotion, administration and outreach; and its role in building mor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and in the education of future generations.

RIBA President Angela Brady said:

'Each of this year's Honorary Fellows has made an enormous contribution to architecture, whether as a practitioner, designer, curator, writer or policy maker. The RIBA values everything that they have brought – in their very different ways – to the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of architecture. I look forward to presenting them with their Honorary Fellowships in February.'

(“今年的每个荣誉院士都对建筑作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作为一个从业者,设计师,策展人,作家或决策者。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赞赏他们以各自非常不同的方式给带来的一切,包括对建筑世界的知识,理解和欣赏。我期待在二月向他们颁发荣誉院士证书。”)

The 2012 RIBA Honorary Fellowships will be awarded to:(按姓氏排序,共14位新院士)
  • Nicole Crockett Chief Executive, Building Exploratory
  • Robert Elwall Assistant Director, Photographs Collection, British Architectural Library, RIBA
  • Adrian Forty academic and writer
  • Malcolm Hankey Managing Director, Civic Trust Awards
  • Boris Johnson Mayor of London
  • Doug K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 King Shaw Associates
  • Fiona MacCarthy writer
  • Frank McDonald Environment Editor, Irish Times
  • Sandra O'Connell writer and curator, Open House Dublin
  • Peter Rees Chief Planning Officer, City of London
  • Peter Salter academic and writer
  • Richard Simmons academic and former Chief Executive, CABE
  • Chris Smith National Planning Director, English Heritage
  • Ai Weiwei artist

The 2012 RIBA Honorary Fellowships will be presented at a ceremony at the RIBA in London on 9 February 2012.

This year's RIBA Honours Committee was chaired by RIBA President Angela Brady and included architects David Adjaye, Yvonne Farrell, Niall McLaughlin, Sarah Wigglesworth and Sir Terence Conran.

---
背景知识: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于1834年以英国建筑师学会的名称成立,1837年取  英国皇家学会金质奖章得英皇家学会资格。它的宗旨是:开展学术讨论,提高建筑设计水平,保障建筑师的职业标准。

01/12/2011

纪录片:艾未未: Never Sorry (导演: Alison Klayman) 参与16部美国纪录片的首映-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http://www.sundance.org/press-center/release/2012-festival-program-announcement/

圣丹斯国际电影节 January 19-29, 2012.

U.S. DOCUMENTARY COMPETITION
The world premieres of 16 American documentary films.

Ai Weiwei: Never Sorry / U.S.A., China (Director: Alison Klayman) — Renowned Chinese artist and activist Ai Weiwei has garnered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as much for his ambitious artwork as his political provocations and increasingly public clashes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Atomic States of America / U.S.A. (Directors: Don Argott, Sheena M. Joyce) — In 2010, the United States announced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new nuclear power plant in more than 32 years. A year later, a 9.0 magnitude earthquake struck the Fukushima Power Plant in Japan sparking a fierce debate in the U.S. over the safety and viability of nuclear power.

Chasing Ice / U.S.A. (Director: Jeff Orlowski) — Science, spectacle and human passion mix in this stunningly cinematic portrait as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grapher James Balog captures time-lapse photography of glaciers over several years providing tangible visual evidence of climate change.

24/11/2011

《卫报》艾未未面临“色情”调查,众多粉丝变身”爱裸裸“

核心提示:中国警方盘查艾和裸女图片的拍摄者,于是网上出现了裸体图片作为机智的回应。

原文:Ai Weiwei supporters strip off as artist faces 'porn' investigation
作者:Tania Branigan
发表:2011年11月21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大白"翻译
来源:http://yyyyiiii.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23.html


当艺术家艾未未"被"失踪的时候,他的支持者在网上不断奔走呼吁。当中国政府给艾未未150万英镑的税收罚单时,他们甚至寄钱给他帮他支付罚款。现在,他因为涉嫌传播色情图片而面临着政府的调查――他的仰慕者因为这件事主动拍摄裸照。

在艾未未声明说政府已经审问了他的摄影师之后(这名摄影师为他拍摄了一张"一个艺术家和四名裸女"的照片),网友们开始把他们的裸照发布到推特上。

19/11/2011

@aiww重返推特的欢乐(视频)

昨天晚上艾未未@aiww在推特上恢复了今年四月以来第一次和推友的沟通,推特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下面这个视频记录了这个事件的部分。



地址:http://youtu.be/NpmaECUB89s
请选择480p以获得更清晰的字体。

02/11/2011

艾未未对税务处罚的看法

来自他的推特 https://twitter.com/#!/aiww

aiww 艾未未 Ai Weiwei
滥用公权实施报复,不择手段的消除异己,失踪、秘密关押、刑罚,公安、税务、外交、新华社联手栽赃诬陷,蔑视伦理和司法公正。。。这足以让人恐惧,但是真正让人绝望的是他们对自我、对世界的认识成为我们今天的现实。

aiww 艾未未 Ai Weiwei
至今没有见到账本

aiww 艾未未 Ai Weiwei
这已经是给面子了呢,先释放出6000万,再改口为2000万,后说“考虑到你的能力,交了就算了” 呵呵

aiww 艾未未 Ai Weiwei
闷了这么久,发课公司至今没有见过帐,会计和经理被威胁、不许与我们见面,不容我们的沟通。。呵,完全不介意我这个“实际控制人”的存在,这不是抢劫哦。

aiww 艾未未 Ai Weiwei
他们郑重的告诉我“如果国家说你偷税,你就偷了,你绝望吧。国家会改口吗。”

aiww 艾未未 Ai Weiwei
税务通知出来了。我作为‘实际控制人’要交代一下。1500万。呵。中铁一年的利润啊。

24/08/2011

“特立独行卡扎菲”

8月22日的时候,反卡扎菲独裁政权的利比亚反对派终于攻进了卡扎菲的老巢的黎波里。我在推特上发了一推:上次CCTV说卡扎菲是特立独行的上校,现在CCTV得说卡扎菲是什么了呢?

当时关于CCTV报道的视频文字记录为证。它的口吻显然是对卡扎菲赞美有加。



然后老艾突然打破十天来的沉默,对我的推评了一句“是我呀”。当时他被失踪的那些天,有环球时报的一篇社论说“法律不会为特立独行者弯曲”。

接着就引来推特上的一阵转推和评论。下面就是这些评论的记录。


24/05/2011

网友寄来赤果果的艾(5.23)


5月23日艾未未工作室收到 @xiaocao07 寄来的大芒果,上面写着:未未回家,遥祝艾未未早日重获自由,free ai weiwei 等,好有爱,网友戏称为“赤果果的艾”。

来源: 今天艾未未工作室收到的愤怒的芒果~ 谢 ~ http://goo.gl/rLncx
: 还有一个果果说言论无罪自由万岁啊 那个果果不会是去找方校长了吧?
木有看到啊~~,快递员送给方校长了吧http://goo.gl/tRuoo
: 那就不对鸟,明明五个果果,我亲自放入。求福尔摩斯 http://goo.gl/OTNji

18/05/2011

512三周年,百推寻艾(2011.5.12)


2011512日,是5.12地震三周年,也是艾未未失去自由的第40天。让我们把写5.12受难者和艾未未的推文汇集起来,穿越时空,穿越高墙,拥抱他们:

1. @chen_yunfei: 今天5.12,我非常想念为之入狱的黄琦、谭作人,也想念艾婶 @aiww、冉匪 @ranyunfei。ID: 68516190670163968

2. @FifthDimen: 家宝当年曾流着泪向人民承诺,要调查“豆腐渣工程”,一定要追查相关的负责人,但三年过去了,调查的结果是,参与调查的人都进监狱了。 id=68282849089957888

3. 3年前,他们走了,不知道他们具体的人名与总量;40天前,那个试图收集他们人名与总量的人,进去了。逝者安息,生者达观,囚者坚持! (via 罗昌平)id=68550342136172544

4. @yanganl被肆意夺去的生命,只化为冰冷的数字,为了不让遗忘真正杀死你们呵,他开始搜寻你们的名字,然后每夜凌晨依次呼唤,大家一起念念不忘,而后,他也不见了。孩子们啊,只怪这片土地太过黑暗,承载不了你们纯净的欢颜 。ID:68550214167957504

5. @zouxiaoyu胖子,我把你送我的签名果照贴在床头,每天看着你入梦!一次喝高了,GF说我不停在说艾未未就是我的神!胖子,你快回来,我很想你!你的孩子们在等你回来给他们过生日! id=68573225172480001

6.@ynliuwq那些逝于天灾人祸的孩子们,希望你们灵魂安息,愿你们重生在一个平安美丽的新世界。那个对此念念不忘的胖子,我们还在惦记你,愿你早日归来。id=68546974374301696

7. @whqhm 你以为进了局子就没人惦记你了吗?没有用滴!你就是那样拉风的男人,不管在什么地方,就好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id=68544355874521088

8. @shenghanfr 有的人死了,可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汶川地震3周年祭!死在豆腐渣工程底下的孩子们啊,有人为了查清楚你们作为一个人死去时的名字,已然失踪或入狱...id=68467807242813440

9. @liu_xiaoyuan 今天是汶川地震三周年日,在纪念这些在“天灾加人祸”中死去的同胞时,总让我想起调查遇难者名单的艾未未。如今他被带走已是第四十天了,可谁能告诉我,他人在何处呢?id=68434364681306112

10. @Likebook 三年了!孩子们,你们在天堂还好吗?余含泪和王做鬼仍然活着并发达着,谭作人被判了,艾未未被打伤又被抓了;你们家乡的政府买了豪华越野车了,用赈灾捐款。孩子们,来生不要托生在兲朝啊,切记,切记! #512 id=68483986380435456

11. @chen_yunfei 沉重悼念5.12遇难者同胞,包括艾未未 @aiww、谭作人等调查出的5000多名遇难的花鼓朵,尤其是没调查到无名遇难孩子们。也深深愧疚我们活着的没能尽最大努力降低伤亡。ID: 68472299858296832

12. @kangkang220 南都这篇社论太他妈威武牛逼了 这完全是在呼唤胖子啊 http://t.cn/hgFF6A id=68483444346335233

13. @noooo0000 以前是艾寻找孩子们,现在孩子们该在寻找艾吧?id=68351418469322752

14. @wuxinkuaiyu 【冉匪语录】很多人至今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名字至今未能刊刻在任何一座纪念馆或者博物馆上。不知道真实姓名的纪念,不永久铭刻在纪念碑上的纪念,像官方这样自我表扬的纪念,不只是做秀,更是一种不能接受的亵渎。id=68344370948096000

15. @Suyutong 和你 @aiww 说过,我要录<念>的,一个一个名字读出来,那是你重新赋予过的5212个生命,那是你丈量过关于人性的终极重量或失落.艾略特说四月是残忍的季节,今天给你写文章的人说五月是悲哀的月份,字复活了,我的心却死了. id=68509152917467136

16. @ruanji: 艾未未不见了,但是他的作品还在: 艾未未工作室献给5.12地震三周年遇难学生家长访谈http://goo.gl/fb/5VxnT ID: 68515761769037824

15/05/2011

艾未未:《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访谈精选》序 (2006)

艾未未:《我将是你的镜子——安迪•沃霍尔访谈精选》序
2006.05.04

二十年前,我呆在纽约曼哈顿的下东城区,一个乱糟糟的地方。1987年,安迪•沃霍尔因医疗事故突然离世,这个消息使城市黯然失色,大家都沉浸在伤感之中。一个不可思议的人离去了,随着那些确实的、离奇的、虚荣的与他相关的变迁、人物、事件,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突然失去了磁力。那一天是1987年2月22日。关于逝者的文字总是支离破碎的,哪怕是一个昨天还鲜活的人,一件发生在昨天的事,回忆总是不确切、言不及义;人走时会带走所有的灵性。人们只能感受缺失,无法说清楚缺失了什么。

有三百年历史的曼哈顿,是白人从土著印第安人手中用相当于二十多个美元换来的土地。在岛南端的一块巨石上刻着一段话,大意是“让你们这些穷苦的受到伤害的无助的不得不离开家乡的人们,到我这里来……”梦呓般的文字如同出自醉汉之口,说的是关于平等和自由的事。这些来自不同角落的人们,没有一刻让这里消停过。每个人都来自遥远的地方,冒险者、异教徒、逃亡者、私奔者、寻梦者、托派、无政府主义者、未来派、失恋诗人、善良的、偏激的、永远饥渴的强健的流汗者、比天仙更美丽的娘儿们,活在一个疯狂的无畏的年代,新大陆的慷慨、磊落、平等和宽容,成全了人们的梦想;给这个城市和国家染上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安迪•沃霍尔出生在宾州的森林城,从捷克斯洛伐克移居美国的父亲在矿上工作,安迪是围着母亲喜欢吃零食听故事的孩子。单调消沉的童年时光与他炫目的未来构成了难以想象的反差。他1949年来到纽约,敏感天性和精致手艺使他成为商业设计中的高手。那是视艺术为神圣之物、艺术家为殉道者的年代。他的启蒙老师安东尼奥说“将来会有一天,商业艺术就是真正的艺术。”这使他难忘,这句话离成为现实还有很远的距离,它需要一个特殊的人用不凡的一生来证明。

关于安迪•沃霍尔,不确定的事和确定的一样多,他是美国最广为人知的艺术家,但是只有不多的人知道他真正做过什么。安迪的原名是安德鲁•沃荷拉,生于1928年至1931年之间,至少在不同的文件上这样注明;他说1930年10月28日的日期不准,而1928年6月6日是通常被认可的日子。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他死亡的日子。

14/05/2011

【装聋作哑之60】精品购物指南:艾未未 我一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2009)

艾未未 我一直是个没有身份的人
2009年第10期 精品购物指南

  “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的这句话送给二十八年前的艾未未最合适。那时候,艾未未还不是当代艺术家、建筑师、策展人或者“鸟巢”的设计者之一,他只是一个希望成为艺术家的青年。24岁到36岁,艾未未流浪在美国,经历了自己的两个本命年。被艾未未称为“破碎青春期”的这些年,已经被定格成为一张张黑白照片,变成《艾未未:纽约1983-1993摄影展》,等待时间的检阅。
  采访是在艾未未的工作室,著名的草场地258号。在原生态的石头结构中,一丛黄色的蝴蝶兰斜插在花瓶里。远看,很像怒放的迎春花。而面前的艾未未,早已不是当年照片中那个俾倪而清瘦的惨绿青年,他笑称自己现在是“灾后重建”。
  闲聊中,艾未未忽然兴奋地说起:“前几天民政局给我发了信件,要给我补办身份证。因为我从1981年去了美国后,那边没有身份,国内的身份证也注销了。”说到事隔二十多年将要重新获得身份证,艾未未说,他就像等待新生的婴儿一样兴奋。

12/05/2011

艾未未工作室献给5.12地震三周年遇难学生家长访谈

5.12地震三周年遇难学生家长访谈
(艾未未工作室,2011.4)

18位来北京上访的遇难学生家长的讲述地震后三年之间他们的遭遇。

Youtube播放列表:http://www.youtube.com/playlist?p=PL96EE2B3B3778BF4A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08/05/2011

人民网5月7日:中国驻英国使馆驳英媒关于艾未未报道

链接 http://goo.gl/vqFJN
中国驻英国使馆驳英媒关于艾未未报道
2011年05月07日20:2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7日电 (记者 崔东)2011年5月6日,英国《经济学家》读者来信版刊登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驳斥4月16日该刊有关艾未未评论的信函大部分内容。信函全文如下:

  贵刊4月16日的封面文章《中国的镇压(CHINA’S CRACKDOWN)》,借艾未未案无端攻击中国,这是对中国司法主权的不尊重和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反映出贵刊对中国的无知、傲慢和偏见。

  中国是法治国家,不搞人治,也不搞专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不仅体现在中国经济已超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还体现在人民思想的解放、社会的自由宽松、政府的公开透明。中国的发展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中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党内民主不断完善,彻底废除了领导人终身制。30多年来,中国全国人大共审议通过了200多部法律,全国律师人数从3000上升到20多万。

  中国公民的各项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和宗教信仰自由依法得到保护。中国公民可以自由迁徙、自由择业,自由到国外留学,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渠道表达意见和诉求。中国网民人数达4.5亿,信教人数超过1亿,是英国人口的近两倍。

  艾未未曾发表过很多言论,他在推特网上很活跃,还经常接受西方记者采访并到国外举办展览,中国政府未予限制。由于艾未未因涉嫌经济犯罪,中国公安机关依法对其进行调查,这既不是人权问题,也不是言论自由问题,而是要不要法治的问题,任何人,不论他是什么“家”,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24/04/2011

艾未未微博选登(2009.6~2010.7)

艾未未微博选登(2009.6—2010.7)

Ai Weiwei( @aiww )Tweet Quotes 1 (June 2009—July 2010)



1. 孩子们肾结石、大头娃娃、被拐卖、被活埋、被开苞、被毒害,但是要让他们保持纯洁。
1. It does not matter children suffer from kidney stones or abnormally big heads, and it does not matter children have been abducted, buried alive, poisoned or lost their virginity, what matters is they remain mentally pure.
June 10, 2009 12:30:31


2. 我郑重的宣布,一个开骂的时代开始了,我们要轻声的骂死敌人。
2. I solemnly declare that here comes a name-calling era, and we would curse the enemy softly to death.
June 11, 2009 08:00:39


3. 强奸被人抓住了说是反华,孩子死了质问建筑质量是反华,食品有毒被曝光了是反华,打打杀杀被曝光了是反华。卖孩子、卖艾滋血、黑煤窑、公检法犯法、假新闻、贪污腐败、违宪侵权、网络驴霸只要是你说你就是反华。你要是不反华那你还是人吗?

22/04/2011

艾未未入选时代周刊2011年度全球最有影响100人

ai weiwei time top 100 for year 2011

洪博培《时代》给艾未未的推荐词

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2066367_2066369_2066464,00.html

洪博培:艾未未是那种任何国家都应该感到自豪的富有创造力的人物。他让世界把眼光放在充满活力的中国当代文化。更为可贵的是53岁的艾对他的国民充满同情,勇于为政府强权的受害者出声,呼吁有利人民的政治改革。可悲的是中国居然让它最有创造力的一个公民失声。对世界来说,艾未未继续代表中国的希望。

Ai Weiwei is the kind of visionary any nation should be proud to count among its creative class. He has drawn the world's attention to the vibranc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More important, Ai, 53, has shown compassion for his fellow citizens and spoken out for victims of government abuses, calling for political reforms to better serve the people. It is very sad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seen a need to silence one of its most innovative and illustrious citizens. For the world, Ai continues to represent the promise of China.

Huntsman served as U.S. ambassador to China from 2009 to 2011

BBC中文报道: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1/04/110422_time100_aiweiwei.shtml

遭中国当局拘禁的艺术家艾未未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2011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名人物”之一。

时代副总编辑埃利奥特说,艾未未是因“勇敢与艺术才能”而获选。

时代周刊刊登了即将卸任美国驻华大使职务的洪博培为艾未未写的评论。
洪博培说,现年53岁的艾未未不但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活力,更重要的是,他对同胞具有同情心,他呼吁政治改革,而且仗义执言助民向政府讨公道。

洪博培说,“对世界来讲,艾未未继续代表着中国的希望”。
艾未未三周前在北京首都机场准备前往香港时被带走,中国外交部后来证实艾未未因涉嫌“经济犯罪”而在接受调查,但并未交待具体控罪。

艾未未的姐姐高阁4月18日在接受BBC中文网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们没有得知有关艾未未的任何消息,却不断听到艾未未工作室人员“被失踪”的消息。

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以及包括国际特赦组织在内的人权团体已多次呼吁中国当局释放艾未未。

美国《时代周刊》选出来的本年度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中有八名华人。

除艾未未外的七人分别是: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中国互动媒体集团总裁洪晃、财新传媒发行人胡舒立、新浪行政总裁曹国伟、台湾慈济基金创办人证严法师,以及出书大谈严母教育经的“虎妈”蔡美儿。

13/04/2011

“艾神”的最早出处

最早提到艾神这个说法的居然是在1992年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里面,比起成都警方给起的外号要早了将近二十年。每次听到宁宁说【这个艾未未还挺神的哈】,都觉得­她很有【先见之明】。

来源:http://www.youtube.com/watch?v=3Ne3Pu71j6w

12/04/2011

董恆秀:魯迅、艾未未的衝與誠實

魯迅在他一篇題為「范愛農」的文章,說「天下可惡的人…第一倒是范愛農。中國不革命則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須將范愛農除去。」他們的認識是以互看不順眼開始。

魯迅在這篇悼文,不掩飾他的負面情緒,讓你感覺到人性負面的反應不是孤立的。他用他的文章告訴你,他是有機會改善,告訴你忍耐,讓時間啟發你,去轉折,讓人性的負面改善。人性的負面常常是我們一生的困擾。

范愛農是徐錫麟的學生,徐錫麟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被捕後遭極刑被挖心。當時留日在東京的中國學生分兩派主張與不主張發電譴責,魯迅主張發電,范愛農回以冷語「殺的殺掉了,死的死掉了,還發什麼屁電報呢。」

後來回到中國在一次聚會兩人又相見了。范愛農之討厭魯迅是因為誤解魯迅驕傲看不起人,所以只要魯迅說什麼,就跟他作對。誤解澄清,兩人成為好友。范愛農十分憎惡清政府,對辛亥革命懷有熱情,為人直快,不趨炎附勢,但生活潦倒,最後悲劇性失足溺斃。

魯迅知道事情的粗細是非,為文真實不掩飾,所以能直扣人心。他的散文充分表現想像、人生圖形、反諷與矛盾的張力,並具詩意的芒光。

而 他參透冷涼的幽默讓人莞爾。他描寫他家鄉一位名醫,有錢到「闊得不耐煩」。〈秋夜〉這樣富詩意的篇名,結果文章的開頭是:「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 株樹,一棵是棗樹,還有一棵也是棗樹。」寫滿清國在東京的留學生的辮子:「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髮髻一般,還要將脖 子扭幾扭。實在標誌極了。」

義大利著名小說家、哲學家Umberto Eco(《玫瑰的名字》作者)曾說:「幽默可以是對抗基本教義派與法西斯主義的武器與防禦物,能轉圜定奪知性的論辯,是一種存活方式。」幽默也能夠很有效保留真實。

20世紀初中國有文學家魯迅,21世紀初則有藝術家艾未未。艾未未在接受CNN的專訪裡說,他不想成為掩蓋真實的一部份。他創意展現現代性表達的諷刺、幽默,冷靜直快,善用藝術直接溝通的力量,勇敢地去衝中國政府。

在一場對香港學生的演講裡,把威脅當軼事談。他說,中國國寶(公安)到中國銀行查他的帳,他的一個粉絲看到他們查帳就問,你們為什麼查他的帳,他們說他是涉嫌詐騙。粉絲說,啊,艾老師有可能做任何壞事,但是詐欺不會。
他最有利的武器是把任何矛盾公開化,因為他的敵人或對手是,把任何事情遮檔化、隱蔽、歪曲,而他是不需要這樣做。

有人問他,為何不移民、不離開他恨之入骨的國家?他的回答是,我喜歡很骯髒、很臭的地方。我留在中國是因為我無法忍受,如果我明天可以忍受了,我就移民。

被問到死後有怎樣的歷史地位?艾未未這麼說:我是體重280的胖子,曾經瘋瘋癲顛的,在世上混了一段時間。

無懼、幽默,以及文學與藝術的能量,使他們不易犯上一般人會有的情緒性愚蠢,也就是,以百公斤的力氣去扛一根羽毛,反倒是能以一根羽毛舉百公斤重!魯迅的衝,表現了他的犀利與人性的負面,而艾未未的衝,則是智勇的行動。他們兩人的誠實,讓我們看到藝術的力量與存在的高度。

中 共肯定魯迅,但魯迅是中華文化的異議者,以文學為中國社會治病,可謂傳統五千年灰暗面裡的持炬者,還好魯迅早逝,否則必是中共獨裁的大敵。魯迅的種籽飄散 下來,艾未未也成了持炬者,照射中共虛假黑暗。中共關不到魯迅但關到舉紅期的大詩人艾青之子艾未未,可說自打統治正當性的耳光,艾未未的衝與誠實,正與魯 迅遙鳴共響,形塑有格中國人患難下有節講理幽默的特色。

: 艾未未紀錄片有《老媽蹄花》、《一個孤僻的人》、《三花》與《美好生活》。
来源:http://newtalk.tw/blog_read.php?oid=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