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不仅仅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更因为他在被关的时候得到了很多鸟儿的营救 ...

15/05/2011

严力:说说艾未未(之一) (2011.4)

说说艾未未(之一)
严力

话说1985年4月底,我自费留学美国。先从北京坐火车到香港,再从香港飞抵纽约,5月初,下飞机后,直接住进我的美国朋友斯仲达在曼哈顿的住处作为过渡期。那是在上东城的89街,与哥根汉姆博物馆就两街之隔。几天后就联系上了已住在曼哈顿东村近三年的艾未未。他在1981年自费留学时是住在美国西岸,82年搬来纽约。我们因1979年的星星画会相识于北京。他是星星画会成员中第一个出国的。

我们相见,他说:你住的地方太雅皮士了,东村才够好玩儿,你应该过来与我一起住,我一个人。于是在到达纽约一个月后,我就搬到他在东村第三街、靠近A大道的studio住。studio就是指有一间大房、一个厕所的那种单元,大房里有两个炉灶,可以做饭,很方便。他问我有多少钱,我说:几千元,过两个月就想去上英文课。他说:你住这儿也不用付我钱,吃饭就一起花钱。我说:那你怎么办?他说:打打临工,而且我女朋友在西部有工作,目前每个月都支援我几百元,还过得去,不愁。他还说:你先熟悉这儿的环境吧,慢慢来。我就与他同吃同住了将近三个月,后来才搬进自己租的房子。

那时候未未还租用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我去过几次。他那时候在画一组以毛泽东形象为主题的半抽象画作,也是在试验阶段,我心想中国的这几代人身上有许多被毛泽东强加上去的非日常的东西,不与这些非日常的东西进行互动是不可能的。他经常不去工作室,等有了灵感再去几天。八十年代中期,东村有很多小型的画廊,因为艺术市场的繁荣,苏荷的画廊或者居住房的房价都很贵,于是处于苏荷东边的东村地带就热闹起来。我和未未几乎每天都去看各种画廊的展览,也有不少东欧画家的展览,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在那里喝免费红酒、吃一些免费糕点;作为留学生身份的我们确实没有更多的钱花销在红酒上。

那时候我们虽然是留学生身份,但是我和未未的艺术家身份,并没有让我们非要进学校维持一个身份,因为我们已经作为独立艺术家很多年了,而创作不是学校能教的。至于身份是否合法,好像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里面,因为不管怎么样,我们是留学生。我的例子就很能说明美国的学习和教育的思考方式。未未陪我去接收我读硕士的纽约布鲁克林“派特艺术学院”报到,系主任再次看了我的绘画幻灯片后说:你是想读硕士后当老师还是当自由艺术家?未未替我翻译说想当自由艺术家,系主任就说:你已经是艺术家了,我的建议是先找个学校学学英文,然后就当你的艺术家。于是我就去曼哈顿的汉特学院学英文。不久之后的一天,陈逸飞请我和谭盾吃饭,说起学英文,陈逸飞就说他之前也是在那里学英文的。

那时候我们几位“星星”成员的画展也在默里教授的计划中筹备着。默里教授是在纽约上州凡萨大学教哲学的,1983年去过北京大学办讲座,他有一个学生在北大读中文,所以就与我们相识并计划在纽约为星星成员办集体展。那时候纽约空中好像布满了至高无上的艺术彩虹,也许它也意味着几年后中国的1989和东欧的变革?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联想,其中应该有一定的缘由。我们认识一些在东村居住的东欧艺术家,也是因为展览和留学原因来到美国,也和我们一样的出国理由:寻找自由的可能性。我们当时的英文都很烂,但是却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现在想起来就是因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背景相同,甚至脸上的表情都能读出相同的历史经验来。未未认识不少这样的艺术家,他的英文在那时候算是很好的了,虽然他不去英文学校专门学习,但却经常拿着几本英文的书在慢慢阅读,我记得其中有一本是关于法国艺术家杜尚的。读到有些有意思的章节他还会向我转述,他就是这样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准的。

当时的我只能依靠未未这根拐杖办一些需要讲英文的事情,85年7月的一天,我说要去理发,他说:我也会,还能帮你省钱。我说:应该领教一下这儿的理发店。他就带我到了一家理发店。这家理发店店面很小,外面的玻璃上有一些新潮的发型照片, 我们两个研究了一会儿,我指着其中的一张发型照片说“这个还行”,他也点点头。我们就进去了,两个理发师中的一个招呼我入座,未未就向他解释我要什么发型,还领着他到外面看了一下发型照片。理发师很自信地三下五除二,十几分钟就把我的头搞定了,但是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有点哭笑不得了,原来我被理了一个朋克头,就是耳朵两边剪掉很多,中间留很多的那种(见右图:严力在东村理发之后拍的照片。摄影:艾未未)。我就说:未未啊,你刚才带他去看的是哪张照片?怎么理成这个发型了?他笑着说:就是你要的那种啊,也许他有点斜眼,以为我指的是旁边的一张,不过,你看上去灿烂一新,很牛的。我看着镜子,心里在想未未是故意的,是一种即兴的创作吧。但从镜子看到的我,确实是很精神的,心想这种尝试也还可以。这时候旁边的未未已经把理发的十元钱付掉了,还说这个发型他请客。他对理发师说了几句大约是感谢的话,理发师也乐了,兴奋地回答了几句。未未把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第一次理这样的发型,也将是第一次发现不同的自己。我对未未说:他也许是个诗人?未未说:东村的人都有特色的,你现在也有了新的特色。

出了理发店后,我才想起来两天后有一场中文的诗歌朗诵会,在纽约华侨日报社,是报社副刊主编王渝特意为我安排的。如果顶着这个发型去,会不会太不严肃了?于是在路过的小商品摊位上选买了一顶带有美国西部特色的帽子,喜气洋洋地走在街上。未未的感觉比我还高兴,因为这是他的作品。所以说现在回过头来讲,他是那种喜欢把身边事情往创意性上拉的那种艺术家,与他把社会题材拉近成作品一样是有根源的。当然,为我这个头,我们在东村的街头拍了一些照片。那时候他已经很注意摄影所能带来的记忆和创意了。

到了该去朗诵那天,就一起去了。来了二十多热爱或者也是写作的纽约华人,有来自香港、台湾、大陆的人,我自始自终带着那顶帽子。在朗诵结束时,我讲了几句话,但是有人把我的帽子从后面摘了下来,结果招来了更多的掌声。把我帽子摘下来的又是未未!因为掌声,我倒觉得挺得意。未未说:很成功。

1985年8月的某一天,我和未未,还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善强,一起去曼哈顿下城玩(见下图:严力1985年夏与艾未未的合影,左为艾未未)。 当我们来到世贸中心双子楼的广场时,我先脱了上衣,光膀子拍了一张,未未就说:还不如全脱了。我说:那就我们一起脱。两座楼前两个裸体的照片就在瞬间完成,这也是最早的行为艺术了。这种激情敢为,其实是对多年来的压抑的解脱,事实上肯定还会继续爆发。而纽约世贸中心双子楼则在2001年的9·11后不复存在,照片所留下的记忆就有了更多的感慨。

1986年7月,
纽约上州凡萨大学默里教授所策划联系的展览终于开幕了(左图:1986年首次中国前卫艺术亮相美国纽约的广告),除了我、未未、赵刚、朱金石、李爽、杨益平和尹光中这几位星星画会成员的作品之外,还加上了其他两位在纽约的北京画家邢菲和张伟的作品(下图:部分参展成员当时的一张合影。左起:艾未未、李爽、严力、邢菲、赵刚), 而张伟更是我多年的北京同道,他是“星星”之前民间“无名画会”的成员。我们的作品在曼哈顿哥伦比亚圆形广场的纽约市府画廊展出,这个展览应该是1949年之后第一个大陆先锋画家的展览,引起不少的关注,在纽约市府画廊展出之后于凡萨大学继续展览。

大约在1986年年底,未未的弟弟艾丹从北京来到纽约学习摄影。未未带他熟悉纽约的各种他认为好玩的事物,用我这个旁观者的话说就是折腾艾丹。未未经常带他与一些艺术家甚至流浪艺人混在一起,还带他打临工杂活赚钱,结果他根本就没认真学过摄影。艾丹在一年后回到北京写了本《纽约札记》,那比任何摄影有意思多了。我读了之后发现里面的主人公马杰就是以未未为原形,想了解未未那段时间生活的人,完全应该找这本书来看看。艾丹比未未内向,但是内在的幽默感与未未有一拼,后来艾丹在一次采访中说:“我认为自己不太具备写诗的才能,无法完成从人到诗的过程。我怕自己成为一个伪诗人,我离开诗歌创作是出于自知之明,我曾把旧诗稿找出来全部烧毁,扔进垃圾箱了。”

那时候未未还有一个朋友住在东村12街靠近第一大道的地方,他就是美国诗坛大名鼎鼎的艾伦·金斯堡。金斯堡因为八十年代初去过中国,认识艾青,于是在回纽约后联络上了未未,在有什么聚会的时候,常常会通知他。我就是在85年秋天的某个时候与未未参加了金斯堡的一个聚会,到场的都是美国文学艺术界的人士。我被介绍给金斯堡,那时候我那几个不灵的英文单词根本派不上用场,所以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但是,金斯堡给我留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家里的,一个是办公室的。未未一下子找到了话题,很兴奋地说“他看上你了”——因为金斯堡是同性恋。未未拿着电话条说:你看看,连家里电话都给你了,其他人可就只给办公室的,女士根本不给。

我与金斯堡更多的联络,则是在1987年中期开始的,也就是在我创办《一行》诗刊之时,我让未未约他的稿子(右图:《一行》诗歌艺术创刊号封面。1987年5月美国纽约)。联系之后,未未挑了两首比较简单的诗歌,在我的催促下很快译成了中文(请看文后附录)。未未解释说诗歌不是随便会两种语言的人就可以干的活儿,要有感应的。这两首诗被我放在了1987年5月的《一行》创刊号上。《一行》创办时,未未很热心,还写了一首诗(请看文后附录),还有几张钢笔画作为首期的稿子(左图:《一行》创刊号内的艾未未钢笔插画之一)。我们两个那时候可以说是特别互相帮助,加上另一个好朋友、台湾在纽约多年的画家姚庆章,经常一起喝酒、喝咖啡、看展览等等。

1987年夏天之后,金斯堡与我的联系就一直没有断,他还特意为《一行》诗社在他任教的布鲁克林大学进行了朗诵,甚至还约我一起在东村诗人咖啡馆开幕时朗诵。后来有一次,我把从瑞典来纽约看我的李笠特意带到那家诗人咖啡馆与金斯堡见面交流。

时间过得很快,到了1989年,“六四”发生,我和未未,还有赵刚三个人,都是原来星星画会的成员,一起举办过支持天安门学生的画展,参加义卖,或以《一行》的名义把募捐来的钱交给相关有输送渠道的人。那时候在海外的华人都处在激愤中,各种各样相关的活动很多,几乎人人参与。

未未的艺术作品积累是在1987年开始有了更多展览机遇的。一个叫科恩的美国人在苏荷开了一家名叫“艺术波”的画廊,专门展览华人前卫画家的作品。科恩

的妈妈1984年到过北京,那时候与我相识了,我到了美国后,她就介绍她儿子与我相识,因为他喜欢艺术。大约在1987年年初,科恩找到我,说要在苏荷开画廊,我就介绍一个好朋友朱勤去帮助他把租下来的空间粉刷并整理,还介绍了一些在纽约的中国画家,后来朱勤成为科恩二十来年的助手。而艾未未在画廊开张不久的一两年里与科恩合作得不错,还办了他在美国第一个有规模的个人展览,展出作品中就包括他有名的“刷子”(左图:艾未未1988年纽约“艺术波”画廊个展作品之二“刷子的联想”)、“保险套”和“鞋跟”等装置作品。姚庆章为他的“鞋跟系列”画了一张插画发表在《一行》上(右图:姚庆章为祝贺艾未未画展画的插图,刊发在《一行》1988年3月的第四期上),以示祝贺。
(待续)

2011.4.16


附录:

过一会再说

艾未未

我是人类性情中最弱的一种听其自然
在任何事变中

城市
三个月没见一个孩子
照旧贩卖皮球
没有歌
用唱歌的左眼
瞄准右眼
然后是搬家的季节病
到处埋下新的地址
地球另一边的一棵大树
从这一边长出来像一株绿苗

救人的人拒绝救自己
上帝与以前一样好
但是我的纽扣呢
不愿说出的愿望

你听
流言由最诚实的口中流出如清泉
但夜早被梦拧干
搭在天亮前的床上
我相信总是有一代人活得最年青
并且不会设法去拿开掐住自己脖子的手


生命虚荣地想象着意义
在电话线的两头
一个约会被约了三百多次
所以
哪里也不去
只是让讲了太多的话有机会散开
而我们趁机沿着脑神经走走
有一只猫会吓人一跳
但那只猫被人吓了好几跳
一下子沿着不可能的路消失了

笑脸更旧了
每一句话在为前一句而忙
排如此的长队
还不如把虚无还给我
假期从现在开始

有人说今年商店里存积了过多的玩具
所以世界提倡生孩子的乐趣
但这是无法无天的虚无
所以有人对我说
如果这是你的话
过一会再说

1986年

吃惊的心

爱伦·金斯堡
艾未未译

多有幸我们有着这么些窗子!
透明的玻璃!
我看那个穿红浴衣的男孩
沿街走来。

1984年7月7日8:30晨

成熟

年轻的我喝啤酒吐出绿色的忧郁,
成年的我喝果酒吐出的红如血液,
如今
我吐着透明的空气。

1982年7月

出处:《中国人权双周刊》http://biweekly.hrichina.org/article/1007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