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鸟

有一种鸟是永远也关不住的,不仅仅因为它的每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更因为他在被关的时候得到了很多鸟儿的营救 ...

10/06/2011

阿藹:獨媒六四特刊《愛未來 ‧ 愛香港》前言

國內著名藝術家艾未未因為其「特立獨行」,堅持要搜集汶川地震死難學生名單,結果被政權擄拐了。不單他的人「被失蹤」了,他的名字也被中國的互聯網封鎖,搜尋無門,部份網友以「愛未來」作為艾未未的代詞。

中國沒有艾未未這樣的人,就不會有未來。我們愛這個由擇善固執的人們創造出來的未來!

近月,由於搶奶粉、搶產房而製造了不少中港兩地的矛盾。有捍衞「本土價值」的朋友說,要跟中國劃清界線,不要管深圳河對岸民不民主,食品毒不毒,讓那片土地自個兒腐化,最重要是保衞香港的社會。有的更極端地認為,國內輸入的貨品和移民都是劣質的,要提防。



縱觀香港百年歴史,這個地方一直是逃離暴政和革命據點。辛亥革命,香港成為連繫清朝義士和海外革命力量的橋頭堡;四九後,為了逃離共產黨的一連串政治迫害,我們的上一輩,紛紛在香港落地生根,獅子山下的情懷由此而生;八十年代,大批香港人北上建廠,單程證制度落實後,每天均有來港「家庭團聚」的移民;九七後,隨著自由行、CEPA等政策,兩地交往更頻,國內的資金、旅客和移民湧入,同時,香港的文人、專業與投資也紛紛北上。

與此同時,中聯辦和中央政府,大至香港的民主進程、小至香港的國民教育和菜園村等,均事事介入,諸多指點。的確,在這個處境下,我們更要愛香港、捍衞香港的自由、多元、包容等價值和堅定地爭取民主。然而,劃地設限並未能回應當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流動,相反,我們要讓新的成員了解這個城市的歴歷史和價值,成為捍衞香港社會的一員。另一邊廂,我們要愛香港,秉持著自由民主的原則,在北上的過程中,拒絕被權力物慾引誘同化,輸出香港的核心價值。

還記得去年跟北上文人梁文道夜話,當時他因為批評香港功能組別的選舉方式,被國內宣傳部下令封殺,禁止他在國內主流媒體刊登文章,在跟國保周旋的過程中,對方曾威脅他說:「我們可以讓你一無所有!」梁回答說:「我正打算出家,這正好送我一程!」

過去年幾,極權統治者已失卻道統,它唯一可以威嚇人民的,是物質上讓你「一無所有」,而在這個時代,抗拒權力、物慾誘惑的道德勇氣更顯重要。在這個制度人心敗壞的國家,最基進的政治,是大無畏的道德勇氣,是「真」、是「善」、是「美」、是「愛」。

今年初,中共以鎮壓「茉莉花革命」之名,擄拐、檢控大批文人、專家、藝術家、學者和維權人士,有部份已經被控以「顛覆國家政權罪」,他們的家人甚至小村小鎮的鄉里都遭受到國保的恐嚇。所有的反對派,甚至只是跟從憲法賦予的權利參與人大選舉的溫和改革派,也被定性為「敵對勢力」。這個政權已經踰越了一切法律倫理道德的底線,剩下白色恐怖的手段。

人民最後的武器,就是道德良知,以及豁出來承受「一無所有」氣節。同樣地,要捍衞香港這個社會、這裡的土地,要實踐愛,用力去愛我們的未來!

今年的特刊,我們嘗試為中港關係來一個定位,以探討新的政治實踐的可能性。我們訪問了幾名新來港人士,打破社會對新移民的定型,尋找新的互動可能,並藉「以艾未未作為方法」的討論,開拓新的中港連線。

此外,灣區「被」規劃和國民「被」教育,都挑戰著香港的自主權和核心價值,當「融合」變成一種劃地劃過界和意識型態入侵的力量,我們是被動地去抗拒,還是主動地去建立「進路」,以抗拒以經濟利益主導的「融合」,主動連結國內進步的民間力量,更積極地輸出香港抗爭組織經驗與熱情?我們希望庫斯克和梁啟智的文章,能為大家帶來歴發,一起在威迫利誘的政治下突圍。

本文来源:点击这里

特刊地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